短短多少天,22岁的达娃次仁感到本人一会儿长年夜很多。 “地动了!”1月7日9点多,江苏南京,刚上完兼职日班的达娃次仁被手机吵醒,西藏定日县产生地动的消息连续串弹出来。“村里啥情形?家里咋样了?”德律风打欠亨,他急得只有一个动机:回家。 达娃次仁生长在定日县古荣村,正在南京财经年夜学管帐专业读年夜四。这个暑假他本盘算留校勤工俭学,“立刻要结业了,想找份好任务,也给家里加重累赘。” 从南京到古荣村,4000多公里。达娃次仁抢到了9日10点的机票,一下飞机就打上出租车昔日喀则偏向赶去。兼职处所的店长发来新闻:“路上留神保险,须要辅助随时接洽。”为了让他放心,店长提前给他发了人为。 达到日喀则,达娃次仁得悉为保证救灾任务,通往震区的途径实行交通控制,怎样回村?着急之时,正往震区赶的救济车辆伸出援手,把达娃次仁一起送到村口。 从日喀则到古荣村,素日4个小时的车程,达娃次仁赶了一夜。“路上满是拉满救济物质的货车,另有年夜型救济机器。”深夜望向窗外,贰心中多了一分扎实,“这些救济咱们的灯光相连,就像会聚盼望的长龙。” 半路上,他终于与家人获得接洽,得悉百口安全,内心的石头终于落了地。10日凌晨,达娃次仁赶到了古荣村。他的哥哥桑杰一早就在构造救济安顿。桑杰是村委会主任,也是一名共产党员,曾经忙得多少天没合眼。 “哥,我返来了!” “好!赶快的,先干活!” 兄弟俩来了个年夜年夜的拥抱,话未几说,桑杰把达娃次仁带到村里的安顿点,让他帮助党员干部发放物质、部署板房、清算废墟……一干就是一终日。 “这是四川国民捐给咱们的鸡蛋,另有衣服鞋帽。”板房前,达娃次仁翻开一年夜包物质,受灾大众排队支付,连声鸣谢。 国网日喀则供电公司城区供电效劳核心运维抢修班班长拉巴顿珠在安顿点维修电路,拍了拍达娃次仁的肩膀,笑着给他打气:“看到同乡们热切期盼的眼神,就能把疲乏忘了。” 束缚军兵士、板房搭建工人、国度电网抢险队员等在安顿点来交往往。“我感触到,每名任务职员都为咱们拼尽尽力。”达娃次仁说。 夜幕来临,桑杰端着盒饭找达到娃次仁,在应急帐篷里放松吃了两口。兄弟俩这才有空讲讲知心话。 “板房今晚就能住上了,救济跟安顿真快。” “端赖党跟当局,共产党‘嘎逼真’(藏语,意为“恩重如山”)。”桑杰说,地动产生后,村里的党员干部第一时光投入救济,当初安顿、重修有序发展。 回忆这多少天,“返乡参加抗震救灾的阅历,是一堂深入的思政课。”达娃次仁说,本人见证了共产党员的义务与担负,也为孤掌难鸣的精力力气鼓励着。 “叮”,手机再次响起,本来是兼职处所的店长的激励:“把家里安置好了,还来我这儿干吧。” “是啊,生涯会回归一样平常,也会越来越好。”躺在板房里,达娃次仁睡不着,念叨返校后的盘算:请求入党,实现学业,找个好任务,帮家里盖间新居…… 《 国民日报 》( 2025年01月14日 04 版) (责编:杨光宇、胡永秋)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